2023年7-8月2021级本科生马小组学习心得

Body

       20237-8月,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本科2021团支部全体团员在暑假期间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学习重点学习了校团委印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文件中强调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点讲话精神以及重点理论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团的十九大长的重要讲话等并重温了党的二十大会议讲话持续深化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团员们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水平与理论研究水平提升了自身思想高度对党中央的决策党的历史的认识更上一层楼在自主学习之后同学们在团干部的组织下进行了线上的心得交流活动五位同学的的优秀心得如下

 

        李卓婷

        这一段时间,我在广东共青团发表的学习文件指引下,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6月19日至22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首先,深学细悟,把牢方向,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推动团十九大目标任务落实。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着眼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高度重视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对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亲切关怀、殷切寄望。其次,全面发动、深入基层,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入脑入心入魂。包括统筹共青团组织的建立,推进分层分类学习,加强理论阐释培训,做好面对面宣讲,用好融媒体传播手段。第三,知行合一、干在实处,努力将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体现为实际成果。包括把宣传工作与讲话精神结合,与新时代的重大课题讲解和,与前一时期重点工作结合。最后,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包括强化领导责任、抓好落实、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等。

        在广东共青团的学习指引下,我对这一阶段的党的工作内容与总书记重要精神的学习,更具系统性、全面性和准确性了。

 

       张馨蕾

       7-8月份的理论学习材料中,我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与古老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特征我们应当深刻认识与领悟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掘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不断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认识历史、考古过去紧密相连,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作为人文学子,我们应当扎实学科基础,不断精进专业知识,守正创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努力奉献!

 

       卢锦华

       在本次马克思主义学习中,我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点,也对国家安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 我也跟随组织参加了许多思想教育政治实践与重要活动,如参加了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也收看了中共三大党史公开课,后者给我留下的印象犹为深刻。下面是我的一些学习感悟;

       在此次中共三大党史公开课中,我对党的光辉历史与伟大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获得了思想上的提升。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一部奋斗史,就是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是由一位位共产党员、一位位革命先烈用血泪谱写的壮丽诗篇。

        在当下,学习党史,就是要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信念,秉持崇高信仰;坚守初心本色,保持风骨气节;坚持人民立场,饱含为民情怀的高尚品德;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就是要学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初心的家国情怀。今天,我们要从革命先烈的执着信仰和追求中汲取精神动力,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

 

        周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即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重要贺信有感

        2023年,6月7日习近平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深厚的文化积淀,为中国人民自强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创新创造不断取得更大成果,能够更有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文化+科技”“文化+影视”“文化+旅游”“文化+非遗”……当前,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坚守本源的基础上,不断融合各类创新元素,激发出新的活力和动能。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经历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独特的文明基因。只有通过交流互鉴,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才能更加清晰地找到国际传播的突破点,有针对性地对话沟通,提升国际传播的效能。

        要求我们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高扬思想旗帜,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必由之路。

 

       梁春怡

       我认真阅读了7-8月校团委印发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文件,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的讲话感受最深。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深刻体会到绿色发展对于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性。绿色发展不仅是一种环保理念,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必然选择。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必须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地方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内蒙古作为一个资源型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因此,习近平对内蒙古强调绿色发展的指示,不仅体现了对内蒙古的关怀,也对其他资源型地区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的指示,为我们展示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绿色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护地球家园的必然选择。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各个层面,积极投入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共同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在本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学习中本支部的团员们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多个重要讲话中学习讲话要旨理解讲话精神深化讲话认识在习近平的讲话中理解当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针认识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步伐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水平再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作为青年对时代的认识对当今世界的认识并且筑牢自身的理想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青年大任的勇气